家的味道
推开家门,那股子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啦。说不上来具体是啥味儿,是老妈在厨房炖肉的香?是阳台上老爸养的花花草草的清香?还是那有点年头的家具散发出的、独属于这个家的气息?混在一起,不浓不淡,却一下子就把心里那点奔波劳碌的毛躁给熨帖平了。这就是“家的味道”吧,人还没坐下,心就先安了。
那几天,家里吵吵嚷嚷的,热闹的就像个集市。客厅的沙发上永远挤满了人,几个孩子在沙发上嬉笑打闹,抱枕一会儿在这个的头上、一会儿扔到那个的背上,就是没有老老实实的在沙发上待过。我们几个嗑瓜子、啃水果,聊着各自的近况。爸妈就坐在旁边,笑眯眯地听着,时不时插句话,问点他们关心的问题。
厨房更是热闹,锅碗瓢盆叮当响。大姐做她的“拿手”红烧肉,一会油放多了、一会冰糖又熬焦了,总之是一个忙。小妹非要露一手新学的油焖大虾,喊着让切点葱姜、剥点蒜,于是弟弟就在那笨手笨脚的剥着蒜,我负责洗菜切菜打打下手。没一会就你夺我锅铲、我笑你切菜笨拙,小小的空间里空气顿时也充满了欢乐。这种热闹,这种忙碌,本身就是家的味道,它不讲究技法,不追求精致,要的就是这份手忙脚乱、吵吵闹闹的温馨。这一刻,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许多年前,那些在灶台边眼巴巴的等着老妈揭锅时打闹的时光。那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,而现在,才发现最想念的,就是这小小的厨房里飘出的烟火气。老妈总想进来“指点工作”,被我们嘻嘻哈哈地推出去:“你和老爸还是等着尝尝看谁做的好吃吧”。
饭桌是绝对的中心,菜摆的满满当当的,大家挤挤挨挨地坐着,筷子你来我往。吵着“这块肉有点肥哈给你吧”、“那个丸子好吃再给我一个”,不一会,各自的碗里就堆成了“小山”。说起小时候各自的糗事,惹的爸妈哈哈的笑。老爸会抿上一口小酒,话不多,但眼角的皱纹都笑的舒展开了。这饭菜的香味,混合着谈笑声,就是“家的味道”最浓烈的时刻,暖胃,更暖心。
晚上,大家都挤在客厅看电视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。茶几上摆着洗好的葡萄、剥好的石榴,老妈还是会像小时候一样,先一人一样的分点,以示公允。
相聚的时刻总是过的飞快,转眼又要各奔东西。临行前的车后备箱里,被老爸老妈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、自己做的腊肠、腌菜、还有包好冻起的多样馅的饺子。父母总觉得不在他们身边我们会饿着。
车子发动了,从后视镜能看到父母站在路边挥手的身影,越来越小。车里还弥漫着从家里带出来的,那股饭菜与烟火气混合的、暖融融的味道。这味道,会一直陪着我,这味道,能治愈所有的疲惫。这个味道,名字就叫——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