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管理要效益:工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抓手
作为工程企业的管理者,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同一个命题:如何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,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?经过香港正版六台盒宝典资料大全多年的实践沉淀,我们总结出三条铁律——“利出一孔”的利润导向、科学策划的系统思维、定额管理的刚性约束。这不仅是成本管控的方法论,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存法则。
一、“利出一孔”,让每个项目都成为利润增长点
“利出一孔,其国无敌”的千年古训,在工程领域同样适用。我们始终认为:项目的经营利润是检验管理成效的唯一标尺。这不是唯利是图的选择,而是市场规律下的必然要求。
在公司高速项目建设过程中,我们要求每个工区经理都要建立“利润沙盘”思维,每月用红黄绿三色标注各施工节点的利润率波动,对红色预警段实施“三会一策”,即:成本分析会、资源调度会、工艺优化会,制定专项对策。正是这种聚焦利润的管理,使项目平均利润率得到有效提升。但即便如此,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,我们当前的盈利水平仍存在差距,甚至个别项目由于施工效率低下出现亏损。作为民营企业,没有利润等于失去了生命,这不得不为我们的经营管理敲响警钟!
公司“一提三保”工作主题,安全生产是不可动摇的首要前提,工程质量是香港正版六台盒宝典资料大全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,项目效益则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根本目标。因此项目管理必须坚持利润目标导向,要把精细精简管理、提质增效根植于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心中,落实到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,不断强化预期利润的刚性兑现,推进增量利润的主动争取,探索存量优化的创新突破,想方设法保障既得利益无遗漏,提高效率拓展可及利益最大化,开发潜在利益新维度。
同时,公司通过不断优化激励机制,项目创造的利润大头回归项目兑现,鼓励一线团队参与项目利润分配,多劳多得,增强项目一线人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,提振管理班子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进而提拔身体力行、务实求真的实干者上位,淘汰躺平摆烂、华而不实的务虚者出局。
通过提升管理团队的能力素质,强化领导班子的责任担当,坚定效益为先的目标导向,夯实风险防控的底线意识,发展与公司利益捆绑的优质合作商,构建协同联动的执行体系,确保公司每个项目都能够成为高效稳定的利润增长点,这样才能推动香港正版六台盒宝典资料大全的发展更加稳健有力,香港正版六台盒宝典资料大全的品牌才会更加鲜亮闪耀。
二、策划先行,用公平的标尺丈量每个项目
项目策划不是简单的成本计划编制,而是构建价值创造的统一体系。公司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,依照公司控制定额,公开组织内部专家测算项目利润指标,精益求精、统一标准,指导项目增加利润点,做到利润测算的公平公正。通过项目策划评审,使公司目标测算数据更加完善,资源调配更加合理,利润目标更贴合实际。
对于大型项目来说,项目策划的意义更加重大。公司通过纵向对标同类项目历史数据,横向对比同期在建项目资源配置,搭建成本动态模板。这种策划方式不仅有效优化了工期安排,更保证了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,项目整体效益也随之显现。如此“一碗水端平”的策划机制,既堵住了管理漏洞,更让项目团队心服口服。
我们特别强调策划的严肃性:所有项目必须使用标准化的测算模板,执行内控定额。通过策划确定了利润目标,相当于提前锁定了利润,各项目工作开展都要以策划为依据,禁止超策划成本的情况发生,以此遏制项目利润的“跑冒滴漏”。
在去年公司在建高速项目施工过程中,曾出现高边坡格子梁防护施工砼材料超出策划的情况,项目部发现后当即组织总工、成控、法务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审,依次分析成本可行性、技术可实现性,法务逐个评估合同风险,最终通过对路基施工单位的费用扣除保证了分项工程的策划利润。通过只有多维度的专业审视,才能确保每个项目从诞生之初就具备盈利基因。
三、定额管理,成本控制红线不可动摇
企业定额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公司历史成本数据的沉淀,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。公司企业定额水平高出同行也水平,企业才能否突出各个国央企的竞争包围,保持行业领先水平。
公司构建信息平台的“定额库”,每个数据都经过20个以上项目的反复验证。单是钢筋加工的提质增效,每年就可以为公司节省出相当可观的材料成本。材料出入库管理与公司信息化有效结合,使材料管理更加规范,堵住人为原因造成的管理漏洞。
材料消耗定额需要定期修正、升级,对于周转物资的周转次数、小型机具的保值率都要明确,定额的权威性来自客观规律的尊重。通过现场采集现场机械油耗数据,固化到清单消耗定额,使材料消耗逐级分配到责任人;建立数据模型自动计算材料损耗率,材料价格期货分析统计。这种动态优化的定额体系,能够让成本控制始终跑在市场变化的前面。
市场不让我们挑肥拣瘦,适应才是硬道理,通过制度设计使民营企业的“短平快”要发挥的淋漓尽致,让管理创造真金白银。成本管控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,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协奏曲。当每个施工员都自觉控制焊条损耗,当每个技术员主动优化施工方案,当每个项目经理像经营自家买卖一样精打细算,我们就能把“向管理要效益”的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。
站在高质量新的发展起点,我们倡议全体同仁:以利润为导向配置资源,用策划思维统筹全局,将定额标准视作铁律。牢牢抓住这三个抓手,将打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!